好课多多培训网
2025-03-04 11:08:32 阅读:4
青春期孩子的一个明显的心理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逆反倾向,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特征的出现,使得这个时期的孩子的行为取向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与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对立,冲突.这时为父母者如果疏忽了教育或掌握不好教育的分寸,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家长在选择叛逆学校的时候要参考,学校的办学时间、师资、规模等,不能一味的追求距离近,效果好才是最重要的。

1.志德教育
孩子入学,专业心理老师一对一心理辅导,心灵沟通,发掘孩子问题根源,定制专业的教学方案!
2.弦歌素质教育
采用一对一授课的方式进行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学能力。
3.正苗启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
4.湘学教育
组织各类素质拓展活动。
5.引领星教育
开展各种特长训练。

小孩偷东西屡教不改应该怎么正确教育?
1、信任孩子。
“偷窃”这一事件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素质差或行为不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满足家人的期望,如果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喜欢小偷、行为不端或者经常撒谎的人,孩子很有可能成为父母所描述的那种人。
2、分析原因。
耐心消除孩子偷盗的心理,积极帮助孩子改正偷盗的行为。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明显的偷盗行为时,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能一味地色厉内荏,防微杜渐,对症下药才是良策。
3、给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钱。
孩子小偷小摸行为的背后,往往来自于缺乏。比如:孩子从来没有零用钱、看到别人有零花钱,自己的自尊心受挫了等等原因。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些可以*支配的零花钱,顺便还可以培养下孩子的自控能力。
4、尊重别人的物权,父母先做好示范。
孩子的东西由孩子自己做主,放在哪里,能不能送给别人,可以有意识地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明白当一个人对某个物品拥有所有权的时候,才有权利决定那个物品能不能给别人。
5、让孩子归还物品和钱。
如果孩子的东西是在商店或其他地方拿的。事情发生后,父母必须监督孩子归还物品和道歉,并且必须面对面返回,不能偷偷放回去,这样孩子就可以意识到偷东西的性质和相应的后果。
6、切记不可打骂。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不由分说上来就是一顿混合双打。这样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可能不敢偷家里的东西,反而去偷别人的东西,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愚蠢办法。
小孩偷东西屡教不改的原因有哪些?
1、对孩子的零花钱太苛刻。
有些家长害怕孩子乱花钱,就不怎么给孩子零花钱,可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的提高了,同学们都会买东西,时间久了以后孩子一定会有眼红,也想要同样的东西,可是自己没钱,给父母要又不给,那该怎么办呢?就只有偷了。
2、父母的纵容。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还没有分辨对错的能力,他们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就会的不自觉的想要据为己有,当孩子把别人的东西,或者公共场所的东西的带走的时候,父母若是不进行阻止,孩子就不会知道这是错误的。
不要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所谓的叛逆、网瘾、厌学、情感冷漠等等这类青少年成长问题,其实在我们看来,孩子在释放一种讯号:我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疏导,所以,家长需要保持好稳定的情绪,父母亲一定要参与到其中来。家长在这个时候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霾。如果还有相关信息咨询请拨打下方24小时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