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0 08:50:32 阅读:9
有思想的人越难以用粗暴的方式去统治。同样,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他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开始有了自己小小的主见,不再甘心受父母控制,所以变得似乎“不听话”“叛逆”起来了。
1.爱德思睿教育(24小时全天监控)
2.怡爱教育(一对一心理辅导)
3.正苗启德教育(零体罚)
4.护航教育(办学正规)
5.杰龙教育(签约有保证)
6.创德教育
7.碧海教育
8.励萱教育
9.全人叛逆教育
10.博阳教育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家长在选择叛逆学校的时候要参考,学校的办学时间、师资、规模等,不能一味的追求距离近,效果好才是最重要的。
爱德思睿教育通过军事化的训练,人性化的教育,结合科学的、合理的、实用的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方式,并提倡行为和心理的个案解读和跟踪,使青少年真情感受:严格中有充分尊重,训戒中有百倍关爱,教育中有自我醒悟,训练中有自我超越。
第一方面,开设的课程基础课程。心理疏导课,感恩课,励志课,意志力课,自信心课,国学课,室内室外拓展课,社交礼仪课劳动体验课等等,这些课程的的设置,主要是引导孩子们变得懂事听话、懂得感恩、意志坚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孩子们树立目标,挖掘孩子们的内在潜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为了自己的目标,自动自发自觉的去努力去行动。
第二方面,室内外拓展训练。以体验式的矫正教育课程为主,辅助以基础课程。目的是帮助孩子们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让青少年逐步走出困惑,从点滴开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感恩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第三方面,一对一深度心理交流和团体心理辅导。主要帮助孩子解决叛逆、网瘾、厌学、逃学、早恋、自私、自卑、自闭、离家出走、人格异常、打架斗殴、*倾向、奢侈消费、亲情冷漠等众多青少年常见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自残、自杀,引导孩子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爱好学习、阳光自信。
第四方面,父母课堂,初心就是培训家长,教育孩子。培养出好家长,相当于在改变一个孩子的生长环境,而当一个孩子长大一点,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保留和长养内在的心性。俗话说:根正苗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教育孩子的根就是父母,如果根长好了,就会枝繁叶茂,所以说父母课堂是多么任重道远的事情,担负起了培训父母的使命。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步入社会,安身立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沉迷手机怎样教育?
一、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想要让孩子不再沉迷手机,那么父母一定要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是对立的,这种状态下想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并不现实。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不要以居高临下的状态和孩子沟通,要试着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多和孩子进行亲切地交流。
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很多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手机是因为他们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如果他们不玩手机会感到无所事事。这就是孩子心理空虚的表现,所以父母应该多引导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三、培养好的习惯。
引导孩子形成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也很重要。父母不应该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这样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导向。另外父母要多陪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充实孩子的生活,在孩子睡前一小时就要严禁孩子再碰手机。
孩子沉迷手机的原因:
一、缺少自律能力,戒掉过程艰难。
孩子有时不是不知道“沉迷手机是不对的”,但就是缺少自制力,戒不掉。手机网络成瘾后,一旦中断,就婴儿戒了奶,抽烟者戒了烟,会感觉到空虚,无力、精神不振,情感无处安放,难受极了。只有回到其中,才能让这种不舒服消失。
二、追求新鲜感、刺激感。
网络世界的新鲜刺激与枯燥的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在学校如果没得选,而回到家中,如果他的选择只有写作业和玩手机两个选择,没啥娱乐活动,他们肯定会选择玩手机啊。
三、父母的坏榜样。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手机不离手,对于孩子的需求不管不问,那么孩子就会依赖其他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看手机的行为也是孩子模仿的最重要的一方面。
孩子沉迷手机的影响:
一、与现实脱节,变得自闭。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与外界接触,而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只要有空就捧着手机,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与现实世界脱节,变得自闭,甚至抑郁。
二、耽误学习,影响前途。多少孩子由于沉迷手机而耽误学习,最终没有心仪的学校,人生轨迹随之也变得灰暗。
三、损害记忆力。很多孩子长期沉迷手机,晚上不睡觉捧着手机打游戏或是看视频。不仅会对视力造成影响,长此以往还会造成记忆力低下。
所以在这里小编提醒大家,家长如果能从小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他人着想,避免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也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放纵自己言行与欲望、叛逆心理强烈的“问题孩子”。